輸配電設備制造業屬于國家重點基礎行業,其未來發展趨勢與電力電網投資等宏觀經濟密切相關。近年雖然電力電網的投資增速有所放緩,但是規模依舊可觀。2017年,國家電網公司計劃投資4657億元用于電網建設,超出2016年計劃投資額 267億元,同時將繼續加大智能電網建設、農網升級改造、特高壓建設、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環境治理等多個領域投資,相關的輸配電設備制造企業將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,節能型、智能型輸配電設備的研發、制造、銷售、使用、維護將成為主流。
2017 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,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,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,國家全面落實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五大理念,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"一帶一路"、中國制造 2025、"互聯網+"戰略和"電力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"推進實施,來源中國電線電纜網www.xianlan315.com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風起云涌,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不斷涌現,企業進入布局新興產業、主動適應新理念、加快搶奪創新要素的重要階段。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,給增量配電網建設、售電業務、電力交易、新能源、節能服務等領域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。
"十三五"期間,我國電力投資將達 7.1 萬億元,保守預計智能電網建設領域投資將達 3500 億元(按占電網投資 10%預計,與"十二五"比例持平);新增特高壓投資 1560 億元,其中 1000kV 交流特高壓 419 億元,±800kV 直流特高壓 1075 億元,±500kV 直流超高壓 66 億元(數據來源:中電聯《中電聯發布電力工業"十二五"規劃滾動研究綜述報告》、國家電網公司"十二五"智能化規劃及聯合證劵信息)。同時,我國輸變電行業產值將達到 2.2 萬億,裝備關鍵零部件自主化率達到 80%以上,輸變電成套裝置出口比重超過 20%(數
預計到 2020 年,我國將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,實現新能源發電與電網協調經濟運行,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和電網資產管理水平全面提升;面向智能電網的運行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,智能電網雙向互動服務全面推廣,電網智能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
同時,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,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。國務院印發《"十三五"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及《"十三五"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》、《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》等,立足環境污染防治,切實推進工業、建筑、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,加強重點行業能效管理,積極推進居民生活、工業與農業生產、交通運輸等領域電能替代,提高鐵路電氣化率,適度超前建設電動汽車充換電,大力發展港口岸電、電蓄能調峰、機場橋電系統。預計至 2020 年,我國電能終端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 27%以上,火電廠廢水排放達標率實現 100%,電網綜合線損率控制在 6.5%以內,新增集中式充電站超過 1.2 萬座,分散式充電樁 480 萬個,基本建成適度超前、車樁相隨、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。節能環保市場需求逐步擴大、發展前景廣闊。